日本副业兼职做什么好呢_日本赚钱软件_日本新副业赚钱
员工的“副业”与企业的选择华说
早上打开收音机,听到了一条颇为有趣的新闻: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开始允许公司职员从事“副业”了。
一个人,在本职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里,找一份兼职,或者再打一份工,挣点外快贴补家用,寻常事耳,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寻常事而成为新闻,自有其不寻常之处。一般而言, “兼职”之事,从事者大抵暗地里行动,不会主动向工作单位报告,甚至竭力加以隐瞒和掩饰。但新闻中提到的日本企业员工从事“副业”的情形与之大相径庭,员工从事“副业”不仅为企业所知,而且是经过后者批准的,堂而皇之名正言顺。
日本企业为什么允许自己的员工去别处兼职从事“副业”?新闻语焉不详。为了满足一下好奇心,上网搜寻了一番。看到的材料说,从去年开始,日本政府便着手推动企业解禁副业,厚生劳动省从“示范工作规则”中删除了对副业的禁令,并提出了“促进副业和副业工作的指导方针”。因此之故,2018年被日本舆论称之为 “副业解禁元年”。这样看,一位公司职员业务时间从事副业,是在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是相当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
日本政府鼓励公司职员从事副业并不难理解。少子老龄化的日本社会,劳动力短缺是其一直不得不面对的基本局限,多年来这一困境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日趋严重。日本厚生劳动省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每100位务工者可以选择的职位多达161个,创下自1973年来的最高值。厚生劳动省今年1月中旬发布的另一份报告说,受日本全境人口减少的影响,日本劳动力正在持续萎缩。该报告说,日本2017年有劳动力6530万人,预计到2025年将减至6082万人,到2040年下降至5245万人。据预测,到2040年日本新副业赚钱,日本男性就业者将比2017年少711万人,女性就业者少575万人,总体来看,劳动力将比2017年减少两成。这些年,为了弥补劳动力缺口,日本政府花费了不少心思,一方面积极鼓励妇女和老年人进入就业市场,另一方面降低门槛,扩大外国劳动力的引进。很显然,解禁副业限制日本新副业赚钱,推动企业员工兼职从事“副业”,提升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利用率,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劳动短缺的问题,但也不无小补,最起码,聊胜于无。
政府高高在上,大可慷他人之慨,但企业为什么允许员工从事“副业”?不管怎么说,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从事“副业”或多或少会给主业带来不利的影响。不妨看一下报道中提到的一家公司。这家总部位于东京的信息技术公司是日本较早允许员工从事副业的企业之一,拥有大约500名员工,其中有30%拥有第二职业。他们白天在该公司从事信息技术工作,业余时间摇身变为编辑、乐手、讲师等等。提及引入副业制度的好处,该企业的主事者提供了一个数据:2005年该公司的离职率高达28%,相当于一年有1/4的人跳槽,但现在离职率已降到4%左右。
在一个劳动力极为紧缺的国度,高28%的离职率,对一个企业而言,无疑是不能承受之重,持续地支付不菲的新员工培训成本不论,更糟糕的是可能根本招不到人,从而直接导致企业无从生存下去。以允许员工从事“副业”的代价,来换取大幅减少人才流失稳定员工队伍,是合宜的。毕竟,孰轻孰重,在劳动力缺乏的日本,这笔账是明摆着。
但这是对一些中小企业而言的。所谓的名企大厂,其人员流动不是那么频密,实际上,跟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日本企业的人员流动性是较低的。然而,在日本的名企大厂中,允许员工从事副业的也渐次多起来了,比如柯尼卡美能达、软银、乐敦制药、新生银行、尤妮佳等已然放开了副业禁令,它们又是所为何来?
还是看一下真实的案例。柯尼卡美能达于2017年12月1日改革人事制度,允许员工从事副业。解禁1个月之后,该公司批准了3项申请,其中2项为创业项目;4个月后,有11名员工获准从事副业。一个员工申请从事副业是否能够获得公司的批准,取决于能否与主业产生乘积效果,能否“给公司带来创新”。该公司认为,员工通过开展副业积累不同行业经验,有助于推动企业的技术革新。尤妮佳的员工从事副业,也是需要满足“副业可以提升个人技能和有助于员工成长”为前提。在手续上,从事副业的员工需要事前向直属上司等提交书面申请和誓约书,同时处于健康考虑禁止凌晨零点以后从事副业。该公司认为,员工置身不同于公司职场的环境,有助于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扩展人脉。
意图很明显。名企大厂允许员工从事副业,有两大目的;其一是希望为企业带来创新。大企业往往会患上“大企业病”,机构臃肿 、科层繁杂、思想僵化、安于现状,决策缓慢,对于新思想新技术的尝试和采纳,偏于保守和谨慎,容易扼杀员工的创新激情和意识。而小企业恰恰是创新思想最活跃的,员工在小企业从事副业时激发的创新思想,对主业的技术革新有帮助。其二是希望借此提升员工的技能。有过职场经历的人们大抵知道,“干中学”——即边干边学,在实践中学习是提升职业技能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员工在小企业从事副业,对大企业而言,可以视作借他人之力来免费对员工进行培训。员工提升了技能,当然也对从事主业有益处。
虽然如此,员工从事副业对主业的负面影响或多或少毕竟存在着: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从事副业必然加长工作时间,从而有损于对主业的投入;从事副业时员工可能在有意无意间泄露了企业秘密;又或者员工在从事副业时可能会做出损害公司名誉和信用的行为……虽然员工信誓旦旦作了保障,但说到和做到是两码事,为了约束上述的行为,企业势必加大对从事副业员工的监管力度,从而带来了监管费用的上升。如果企业中从事副业的员工很少,这不成其为大问题,但如果从事副业的员工众多,则企业的监管费用之高,足以令其为之却步。
因此可以推断,虽然日本政府解除了“副业禁令”,允许员工从事副业的企业也渐次多起来,但企业中尤其是名企大厂中能够获准从事副业的员工终究是少数分子。要知道,企业掌握着员工从事副业的审批大权,而且随时可以收回权限。
2019/3/17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